周国平与余杰

大江南北 / 著投票加入书签

360小说网 www.360xs.cc,最快更新大江南北文集最新章节!

    其实写这两个人仅仅是因为这些天我在读他们的作品——岁月与性情与我的梦想在燃烧,这两本书很有特点,一本封面黑色,一本封面红色。这一黑一红正好反映了他们的性格,呈现出他们的心境,也展示了他们各自的人生之路。我觉得这两本里,完全可以解读他们了。

    在这两个人身上,共同点我想除了男人、作家与北大人之外 ,更多的是不同点。即使作为男人,一个生于四十年代,一个生于七十年代,在他们身上有着太多的不同经历;而做为作家,虽然大家都写了很多书,但一个是哲学家,一个是文学评论家,作品的风格更不同;而同为北大人,一个在阶级斗争严重的六十年代的北大,生活学习了六年时间,一个是在和平发展时期的九十年代的最后七年的北大生活学习。

    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思考方式不同的价值取向让这两位北大人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貌。读周国平的岁月与性情,更多地让我看到了一个对生命本源问题思考着的长者,他关注的是生与死与爱等这些东西,让我们看看他的作品,如人与永恒、只有一个人生、爱与孤独、守望的距离、安静、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等,这些作品涉及的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思考,是关乎人本身的。而读余杰的我的梦想在燃烧则让我看到了一个在燃烧着的灵魂,一个背负是社会使命的青年斗士,他把更多的眼光投射向这个社会,关注着这个社会中最需要关注的人与事,让我们同样的来看看他的作品,如铁屋里的呐喊、尴尬时代、文明的创痛、想飞的翅膀、爱与痛的边缘、拒绝谎言等,这些作品涉及的更多是对这个社会中存在的问题的揭示、思考与呐喊。

    周国平其人如他的文字一样坦然、平实、晓畅、充满了感情与思考,而余杰也如他的文字一样激昂、慷慨、痛快、充满了反抗与愤怒。一个是经过了大风大浪,在生活的洪流中历炼过来的智慧的长者,一个是平静岁月里缺乏时代冶炼的愤世嫉俗的青年。长者虽然缺乏对社会对民众的真接可见的关切,而更关乎生命本身,但更能领悟生命的本质与生存的价值,他是从最根本之处去拯救人的灵魂去激发人的善心,从而通过另一个方式来参与改造社会改造人心。而青年用激昂的斗志,慷慨的情怀,沸腾的热血,讥讽的言辞不断地对社会发出呐喊之声,但这只不过仅仅是一种冲动,而这种冲动是在统治者允许之下的冲动,因此它的价值并非有大家所想象的那么高,只不过是人们在读厌了堕落暧昧的文字之后的需要另换一种口味而已。其实在这个并不满意的社会,许多人需要发泄,而人们又似乎找不到发泄的好的渠道,而余杰的文字正好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因此当人们发泄完之后,那么心头也就平和了。所以,余杰的这种对社会的直接干预的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人们的良知,可是当人冲动之后,却又回复到以前。其实,能够在统治阶级允许公开出版下的言论又有多大的威力呢?

    所以,虽然周国平的心灵自传如有人评论的那么如同流水帐,但事实上让人对生命本身产生了许多思考,并且让我对人生有了重新的认识,这本书实实在在地在改变着我;虽然周国平的这本黑色封面的书让我花了一个星期才读完,而且从那份黑色中让我感觉到人生的悲惨、绝望与苦难,甚至让我的眼中注满了泪水,但是当我静一下来又一次回顾人生之时,我发觉心的天地是那么宽广。而余杰的书我仅仅只用了两天就读完了,的确那种痛快淋漓的感觉很爽,那种阅读是充满激情,是时刻在拨动你生命中最兴奋的那根神经;书上那艳丽的红色让人想起了那团团燃烧着的火,而且感觉火势越来越大,甚至让自己周身都有一种被点燃的感觉,让自己也成了一团火。但是那团火在我阅读之后,顷刻间熄了。而且竟然发觉脑子里一片空白。激情到达了高潮之后立刻退却而去,而那曾经的泪水却仍然在感动着我。

    两本书用了九天时间读完,但是最后的阅读带给我的感觉却是绝然不同的。周国平和余杰,两个不同的北大人,都在用文字书写着人生。一个更倾向隐藏于社会的背后,是属于黑色的;一个更愿意走时代的前沿,是属于红色的。但是我明白,他们的使命是相同的,一个通过改过人本身来改变社会,一个通过揭批社会来改变社会。一个间接的,一个直接的。虽然前者似乎静止的,让人无法感知到他的努力,但是他却解决了最本质的东西;而后者虽然轰轰烈烈,时时发出在大声地呐喊,可是却收效甚微。但是我明白,不管如何,这两个都是值得我喜欢与尊敬的作家。

    不想说出谁高谁低,不想说出自己个人爱好,但又在无意之中表达出来了,这并不是我的本意,我只是在陈述自己阅读中的直接感受。读周国平的自传让我体验到了阅读的苦难,读余杰的评论让领略了阅读的快感,不同的阅读使我有了不同的生命感悟与精神体验,最后让我由衷地感谢他们,并祝他们在各自的道路上走出一条宽广之路,从而为中国社会的开放文明进步做出自己最有意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