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懂得尊重

大江南北 / 著投票加入书签

360小说网 www.360xs.cc,最快更新大江南北文集最新章节!

    时常在办公室里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坐在办公桌前翘起二郎腿在训话,学生站立在旁边低着头在挨训;也时常听到一些教师把学生叫到办公室来,然后大声的训斥,更有甚者在课堂上就大声地斥骂起学生来。就拿昨天办公室的一个年轻教师训学生来说吧,自己一副领导模样,时而说着阴阳怪气的话,时而大声地呵斥着,而学生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站立在旁边,让我看了真不舒服。我知道对学生犯了错误要教育,我也知道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但是看到这副情形我总觉得别扭,觉得不该如此教育学生。

    这不禁让我想起一句儿童教育的话“请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当然眼前这个是高中学生,我们理所当然地不可能再蹲下与他讲话。但是这句话所传达出的观点却同样可以适用在教育这个学生身上,那就是懂得尊重学生,给学生独立的意识和自由表达的机会。学生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在人格上与我们平等的,在与他们的交往过程中,我们不能俯视他们,不要以为自己是善意和正确的,就将自己的思想和理想强加给他们。而应该“蹲”下来,平视他们,和他们进行真心的平等交流,研究他们,按照他们所喜欢的和适合他们的方式去教育和引导他们,也许这样的教育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教育学生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相反,它是个性化的、互动的,它是在与对方相处过程中的一门艺术的学问。有一件事给我印象深刻。

    有一天晚上我值班,刚好从自己任教的班级前走过,无意间看到两个学习一向不用功的学生竟然在教室里旁若无人地亲热,这让我很生气,一时控制不了情绪,就当着其他学生的面大声地呵斥起他们来。其实尽管我们许多教师都认识到与学生交朋友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平等互尊可以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可是很多时候,当学生犯了错误,老师的架子也就难免又支起来了,不是指手划脚,就是破口大骂,更不用说“蹲”下去跟学生交流了。但事实上,当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大声呵斥的时候,不但已经伤害了对方,而且根本起不到任何的教育作用。正如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一书中所说的:“每个人对别人的斥责生来就有排斥的本性,成人如此,孩子也是同样。尽管大多数孩子接受成人的权威性,但过多的责备仍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这种反感自然会产生反面的力量,削弱管束的效果。”而事实上,后来的发展证明了这点,我又一次看到了他们在教室里亲热。

    这一次,我并没有当场发火,而是把他们喊到了办公室,并对上回不当的行为表示歉意,然后分别给他们找了两把椅子,让他们坐下。其实,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已经养成了让学生与我“平视”的习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到自己与老师是平等的,才能让学生有被尊重的感觉,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消除戒备的心理,从而可能向你敞开心扉。当然有时或许办公室里没有空余的椅子,或者来的学生多,那么我也从来不让自己坐下,而与学生一起站立着,因为只有当彼此的眼神是在平视的状态下,那么才有可能进行一种平等而自然的交流,从而可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当然,这种平视更体现出了一种尊重。

    当彼此在平等而又尊重的前提下,那么这种教育就可以进行下去了。但是这种平等与尊重是肤浅的,更多是形式上的,在此时你给对方的只是一种感觉,感觉平等感觉尊重。所以,你必须在内心真正给以对方平等与尊重。那么这种平等与尊重具体体现在交流的方式上。我们知道我们教育学生的目的是让对方改正错误。所以,为了这个目的,我们必须找寻一种让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而这种方式我觉得不应该是空洞的说理,而应该是一种和风细语式的叙述。这让我想起了目前被广泛关注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法——叙事心理治疗,而这方法完全可以被我们借用到对学生的教育上来。比如就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就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首先,作为老师可以选取一些与此事相关的故事,这种故事或许是自身的,毕竟老师也是从学生过来的,或许是他人的,如曾经教过的学生,通过这种自述或者转述,让学生从中寻找认同,透过富有感情的令人愉悦的隐喻叙述,让他们重新找到面对现实的方法,并认识到错误以及找到改正错误的方法。当然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讲故事,并以此作为主轴,再通过我们的重写,来丰富故事内容。通过对故事进行重新编排和诠释,从而让故事创造出一种新的世界观、一种新的人生观。正如萨特所说:“人类一直是一个说故事者,他总是生活在他自身与他人的故事中。他也总是透过这些故事来看一切事物,并且以好像在不断重新述说这些故事的方式生活下去。”

    其次,这种叙述教育应该把问题与人分开,让问题归问题,人是人。这就是叙事心理治疗方法中的将“问题外化”如果问题被看成是和人一体的,要想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就难了。只有当问题外化之后,问题与人分开,那么人的内在本质将被重新认可,转而有能力去解决问题。或许在教室里公开亲热这件事上,这两位学生是不对的。如果我们把在教室里亲热等同于学生,那么这是将问题内化。我们只有把问题与人拉开距离,找出这两个学生身上其他的优点,并在优点上加以表扬与鼓励。那么或许当他们的自尊心一旦建立起来,那么这种事就可能会不再发生,而成绩也可能慢慢上去。因为只有将问题外化,我们才有可能避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人际冲突,可能让双方互相合作,共同面对问题,可能在相对轻松、没有压力的情形下提供对话的可能等等。也只有这样,才能最终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性。

    最后,这种叙述教育要让学生在消极的自我认同中寻找隐藏其中的积极的自我认同。人的消极行为中隐含着积极的意义,只要积极的意义彰显出来,人自我提升的能力就会还原。同一件事,以积极的心态和与消极的心态去对待,最终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面对成长中的挫折,有人沉沦而有人却经历了磨练,有人因为沉沦而最终成为生活的失败者而有人因为经历了磨练最终却走向了成功。因此,教育者一定要引导学生在叙事中看到自己闪光之处,也许这闪光之处真的就那么一点点,如同黑幕上的一个白点,那么你就可以让这个白点扩大,最后变成学生渴望走向新生活的曙光。中学生恋爱当众亲热学习不用功,是消极的行为,但是我们完全有可能从中找到其中的积极意义,哪怕是仅有的一点积极意义。

    其实,当你在这种和风细语式的叙述中让学生消除了戒备的心理,从而敞开心扉时,那么你的教育也便走向了成功。因为当学生愿意把心扉敞开时,你就能找到了问题的源头,最终找出了解决的方法。当然,我们知道这种和风细语式的叙述并不是说我们不要对学生严格。尊重与严格并不矛盾。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尊重的其中一个义项就是重视并严肃对待。但是我们有的老师把对学生的严格教育理解成了专制,在不知不觉之中把自己变成了暴君而把学生变成了惟命是从的懦夫。以为学生不听话就应该以粗暴的方式对待他们,这种做法不但无法让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相反让他对教师甚至对所有人产生怨恨。这让我想起了前不久听到的一件事。某一全省知名的示范初中,因为初一一个学生不愿完成每天五六份的试卷,竟然被打。其实关于这个初中,我好几年前就听说了有个女生被老师抓着头发,最后竟然把头皮也抓下来的事。

    教育是应该拒绝暴力的。教师的粗暴与专制在学生身上留下的阴影将永远无法磨灭,这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是重大的。所以,我们应该正确来认识严格。严格不该是对学生运用暴力,严格不该是苛刻地对待学生,严格不该是让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我们应该时刻把他们当作成年人看待,给他们是平等给他们以尊重给他们以自我表达的机会。正如卡尔威特所说的:“严格教育当然是为了孩子,但严格也应该有一个限度,就是无论怎样都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因为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之后,他便会很快地变成一个懦弱的人、一个无能的人。”

    是的,在我们面前的不是一件任人摆布的玩具,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着复杂感情的人,所以当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请懂得尊重!